查看原文
其他

京东量化平台宣告下线,其他平台该何去何从?

QIML编辑部 量化投资与机器学习 2022-05-14


作者:量化投资与机器学习公众号编辑部


*本文内容对所有平台保持中立态度


昨日,公众号从网友在京东金融量化交流群的截图获悉,平台可能面临下线。



今日,我们从官网看到了这条公告。确保消息的准确性!



不禁令人唏嘘,2018,不平凡的一年。


京东的下线,对所有平台来说是警钟、也是动力!


从2014年起,各大量化平台开始陆续上线,可能都受到了Quantopian的启发。前段时间,界面曾经写过一篇文章,其中对各个平台的打法总结的很到位:


  • 第一大类别为互联网思维

  • 第二大类别为数据业务延伸

  • 第三大类别为IT技术派

  • 第四大类别为互联网巨头跨界

我们可以看出,每个平台在未来可能在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,或者转型。


我们统计了一下国内的量化平台,有30+之多:



每个平台都有自己的群体与定位,从目前来看,一直持续与活跃的不足一半。


不管有多少家平台,变现难是很多平台遇到的最主要问题,不管是2B还是2C。这个问题至今我们没有看到哪家平台给出一个特别好的解决方案。


可能不断的培养用户口碑,不断的聚拢用户,最后靠流量去变现,也是一种求生之道。


从目前来看,还没有一家平台做到如此成功。因为,要让C端用户从口袋里掏一分钱,是很难的。


我们综合各大平台的特点和行业发展,总结了几点内容供大家思考:


1、2C or 2B

选择2B还是2C是每个平台想要想清楚的。因为它决定了你未来的路该如何走,也决定了你产品的定位。有些平台从2C→2B、2B→2C去做,有些从2B→2C、2C→2B,有些直接2C等等,各有各的门道。


2、数据

现在各大平台都在搭建自己的数据体系,比如米筐的【RQData】、聚宽的【JQData】等,但是与优矿(通联数据)、万矿(Wind)、MindGo(同花顺)这样专门做金融数据的平台相比,其在数据的深度、广度上还有待提高。


这也由此产生了一个问题,Wind、通联这样的数据大公司,都参与到这场角逐中,他们该如何发挥自己的数据优势?其他平台该如何面对?这是值得每个平台思考的。


会是后来者居上?还是强者恒强?


3、产品

这个是核心,现在每家都有几个看家的。但是,一样要有差异化。这需要强大的技术团队和具有前瞻性的产品经理。


4、云端 or 本地

所有进行实盘操作的机构,对策略的保密性看的十分重,他们基本都是在本地搭建系统进行策略的开发与回测,因为是最核心的东西。


你会把赚钱的策略放在云平台吗?


在线云平台固然方便易用,但落地到终端更为安全、可靠。这是一个趋势,但不一定对每个平台都适合。


5、定位

还是搬出最开始的这四个分类:


  • 第一大类别为互联网思维

  • 第二大类别为数据业务延伸

  • 第三大类别为IT技术派

  • 第四大类别为互联网巨头跨界


什么是互联网思维?:快、广、狠


什么数据业务延伸?:全面


什么IT技术派?:专业


什么互联网巨头跨界?:钱多


其实到最后,大家在前三点都需必备,和读书一样:博而后深,广而后专


不过,每个平台必须有张自己的王牌!


你可以不大而全、但是你要精而细。


6、用户粘性、口碑

C端用户的粘性培养,需要每个平台花心思,花时间。可能某个平台推出一个很好的功能,你的部分用户会因为此转移对象。这也促使很多平台,争分夺秒、彼此覆盖。也是一个好事,彼此互相促进,但是也要考虑自身的实力和定位。


但好的平台,用户不会因为某个功能不完善而弃用,这就需要所有平台在其他方面做出更多努力。


比如:优矿的【量化精英养成计划】、万矿的【WQFA人才培养计划】、聚宽的【基金经理训练营】等。都给全网的量化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,同时,也为对每家平台在口碑、流量等方面进行了积累。


比如:用户出书与平台挂钩。王小川、阿布、濮元恺等作者基于优矿、阿布量化、聚宽、TB写了基于此平台的学习资料。


还有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、速度、效率。所有平台都是摸爬滚打过来的。你的用户在帮你找bug,如何让问题得以快速解决,用户用的爽,口碑、粘性自然就上来了,而且有裙带效应。道理大家都懂,但落实执行很重要。


不要觉得当客服很掉价,你也是在了解产品,了解用户需求,了解公司的未来。大家去看看所有平台的社区,很大一部分都是用户的提问,关于产品、功能甚至很简单的编程、策略问题。更不要说每个平台的QQ、微信群了。


平台的免费成就了用户的包容,但是如果把这种包容不能转化为你的优势,那用户会因为体验不好逐渐放弃。


7、运营

好的东西得有人用,怎么让更多人知道你东西好?


怎么推?这个大家应该都清楚。


这也是刚才说的,每个平台需要有的互联网思维,运营只是一部分。你的定位不一定要发展成互联网企业,但是你的思维时刻要保持!


想方设法、无处不及。可能有时候一篇文案、一个策略、一场活动、一个比赛就能给平台带来无数流量。


比如:


  • 优矿的《追踪聪明钱 - A股市场交易的微观结构初探》这篇帖子,成为了无数用户的代码范本。


  • 万矿免费的WQFA量化课程,给平台圈粉无数。


  • 聚宽的高校数据教学免费支持计划,对平台在高校用户的培养添砖加瓦。


  • BigQuant在AI方面的量化百科,给平台了增加专业度。


  • 米筐的RQData Excel插件,对其数据的使用和用户培养都起到了作用。


  • 掘金的机构版对用户免费试用。


等等~~~


可能每个平台在某些方面都有做,如何做精做深,大家自己要去思考了。


产品做到某一定程度,一定需要运营的跟进。如果产品得不到认可,要么是你产品本身很差劲,要么就是你的运营做的不到位。


运营需不需要花钱,怎样四两拨千金,这个就看运营团队的本事了。


8、融资

很多公司其实很烧钱。


以下3段内容来自:界面投资《量化平台玩家们的变现难题》


企查查数据显示,2014年11月,米筐获得了由源码资本提供的100万美元的天使轮投资,时隔两年,又顺利拿下2500万元的A轮融资,投资方为华睿资本和百度。去年九月,恒生电子又对公司进行了A+轮投资,具体金额不详。不管是从融资的频率还是金额来看,显然,米筐的“烧钱”速度是非常快的。


深圳南山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投行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,接连获得融资说明机构对这一项目发展前景看好,但是既然是投资就有一定的回报预期,如果企业迟迟不能盈利甚至连盈利的方向都找不到,那么后期融资就会面临很大的压力。而一旦资金链断裂,这种高度依赖融资的企业,无疑面临困难。


同样高度依赖融资的还有聚宽,企查查数据显示,聚宽在去年12月中旬获得了百度1亿元的战略投资。在此之前,聚宽获得三轮融资,分别是2015年9月六禾投资的100万元天使轮、次年9月启迪之星、方信资本合计1000万元的A轮以及盛山资产在去年10月投资的B轮等。


大家可以自己算算现在花了多少了。


刚才说的,每个平台做了那么多功能、产品和运营,有一部分就是为了让你给投钱的哥们看到希望,看到未来盈利的可能性。有了钱,平台可以继续把这个蛋糕做大。京东量化平台可能不缺钱。但是,没有钱,你一定不能玩。


其实,这有点像ofo,最近发生的事大家都知道。如果企业迟迟不能盈利或者其定位不够。那么,倒下去是早晚的事。


最后说的话

再过几年,量化平台这个行业,一定会倒下一批公司,也一定会存活一批公司。


活下来的要么有钱,要么找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,这条路就是你的王牌,说白了就是核心竞争力,别人很难抢走。


原因很简单,就是综上所述的积累,沉淀。互联网领域竞争是非常残酷的,情怀讲到一定程度就要挣钱啦。


2018年的市场环境让量化整体比较难做。很多新政策的出台也未必一定是春来了。


未来谁能留下,谁又将消失在洪流之中,存在很多不确定性,我们将拭目以待!


公众号作为量化领域垂直的自媒体,也将持续为所有量化爱好者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。


-End-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